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看“80后”购房心理:一要城市中心 二要耍个性

发表于2011-07-30
看“80后”购房心理——

左边有最好的投资商——父母,右边有最亲密的信贷伙伴——银行,站在中间的80年代,比年长10来岁的前辈们,更早地在一扇扇相貌雷同的玻璃窗上寻找自己的未来。

可是,这一代人也有面对未来的迷茫。在他们看来,钢筋水泥的房子顶多算个储物盒,再精致漂亮的盒子,终究是盒子,成不了家。人不是物品,不能住在盒子里。有哭有笑,有喜有悲的80年代,到哪里去找自己的房子?

“电梯公寓?写字楼的电梯早坐怕了。”“160平米?我又不开旅馆,小心在那么多房间里迷路。”“花园洋房?你这人怎么一小资啊,还是一伪小资!”家在哪里?又一代人在呼喊。

努力赚钱买房子

这里,努力赚钱买房子的主体不是“80后”,而是他们的父母。

道理很简单,尽管大部分“80后”拥有比父母更好的月收入,但是他们多提倡超前消费,生活习惯往往无法与其经济实力成正比。众多的“80后”都有着同样身份——“月光族”。

他们买车、买房,讲究的是先天优势,那就是他们身后的勤俭一生、兢兢业业,为了子女可以付出一切的父母。所以,即使“80后”自己不存钱,也有人帮他们理财和不定期、不定额地注入资金。也正因为这样,80年代的资本原始积累,还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,买房子的钱大都来源于父母。

在珞喻路某文化公司工作的小明,去年参加工作后,开始考虑从家里搬出来住了。买房,成为首要大事。

小明的月收入在武汉已处于中上水平,但要才参加工作1年的她拿出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房子首付,显然不太可能。于是,跟父母合计后,她基本上凑齐了首付。

小明的购房经历,基本上已成为“80后”买房的模本:在这个充满了诱惑的城市中,20出头的年轻人买房子,大多数的房款还要来源于父母的无私资助。

80年代人,独生子女多,唯一的孩子就是父母的心头肉,存钱为了谁?不帮自己的孩子帮谁?

我的地盘我做主

“在我的地盘这,你就得听我的,……开始在雕刻,我个人的特色,未来难预测,坚持当下的选择”,周杰伦的歌唱出了一个年代的心声。对于“80后”的购房者,他们有自己一套思维:付一定的钱,雇一个置业顾问,跟他或她交个或深或浅的朋友,让对方主动来了解自己的兴趣、爱好,然后帮他们物色合适的房子。

在个性张扬的今天,“80后”的买房观念,着实让开发商喜欢,他们走在街上看见一个漂亮的楼盘,立刻就会去看个痛快,只要看着喜欢,关于地段、升值潜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几乎很少考虑。“现在房价只会涨不会跌,买哪里不是一样的?”这是他们的新新投资观。

当然,他们也有比较好的习惯,就是认知广泛,那些流连于各大楼盘BBS上看业主大骂物管和开发商,再煞有介事地上去评论一番的正是他们,而在你来我往的“拍砖”(在网络上看到与自己看法不同的帖子后予以反击)过程中,他们又渐渐也成为了专家,买房子时反而甚少上什么大当。他们说:“谁说年轻买房就是冲动?”房子是什么?自我的风格。这是“80后”的居住理念:对细节的追求没有可以归类的序列,总是存在着无数绝对的变数。

也许这是在兼收并蓄却又独自应对的成长过程里所形成的风花雪月。

要有一个阳台,可以坐在那里,晒着冬日的暖阳;要有一个大落地窗,放一架钢琴,可以像王力宏那样来曲《唯一》;有个很大客厅,搬掉所有的家具,就是一个不错的私人篮球场;不要那么多卧室,有一间卖弄玄虚的茶室就好;厨房呢?当然要有情调,这才是灵感倍出的宝地。

如果还有一个大院子?“什么?种花?我要一块麦田!”,“80后”好多守望者。

上一页|1|
/1页